泛黄的书页,记叙的是党的峥嵘岁月;浩繁的资料,承载的是民族的过去未来。
或许在几年前,没有人知道刘义权这个名字,没有人认识他。而现在,他的名字在军队中传颂。
刘义权,一个普通的档案工作者,用自己的一生,投身于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中,像一个工匠一样,将一块块顽石,打磨成最灿烂的玉,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殿堂中闪闪发光。
从北国到南疆,从东部到西部,每一处都留下来他奔波的脚步;从春华到秋实,从夏雨到冬雪,每一天都见证了他忙碌的身影。条件艰苦,他在破旧的窑洞里,守着麻袋,一干就是十几个月;经费不足,他坐三天的硬座火车,吃了三天的泡面;时间紧迫,他起早贪黑,不分昼夜,即使是病倒后,他仍心系未完成的工作,每天坚持,直到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。现在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,这种人,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人!刘义权是好人,好人让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不平凡,好人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根!
刘义权的事迹深深打动和震撼了我,他身上闪耀着如此多闪光的品格: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、对档案工作的那股子痴迷劲、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等等。
学习刘义权,就要像他那样用平凡的人生,照亮漫漫航程;用辛勤的工作,绽放光芒彩霞;用高尚的品德,沁润他人肺腑;用坚强的意志,谱写时代新篇。
从他的身上,我看到了闪烁着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!他在平凡的事业中,做出不平凡的功绩!刘义权从事军队档案收集工作初期,整个档案系统、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还在起步阶段,思想认识不够统一,法规制度不够完善,接收渠道不够顺畅,军事档案收集工作困难重重。刘义权和同事们边实践边摸索,边总结边提高,破解了一道道难题,克服了一个个障碍,为解放军档案馆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。20 多年来,刘义权收集的各类档案,时间上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,内容上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,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之高难以估量。在军队档案系统中,大家公认刘义权做档案收集工作时间最长、收集整理的档案最多、做出的贡献最大。从他的事迹中,我意识到,人生,要想过得有质量,就必须要有一个理想、一个目标,让你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、实现他!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真正军人,这是我终生的梦想,值得我不懈奋斗!
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热爱的事业,就像刘义权基于对档案工作的亲身实践和炽热之爱,做出了人生重大决定:离开大都市的高级机关,调到艰苦的后方档案库长期干档案。和他一同借调来的同志听说后很吃惊,说:“你是从北京调到山沟的,活干完了,回北京多好,真要在这山沟干一辈子档案,值得吗?”组织上考虑到刘义权家庭的实际困难,反复劝说他慎重考虑。刘义权态度十分坚决,他动情地说:“现在社会上说起军人勇于牺牲、爱国奉献总觉得轻飘飘的,而看到革命历史档案的真实记录和史料印证,我心里是沉甸甸的,没有办法不为我们的党和军队骄傲,为自己是一名革命军人自豪。我要一辈子爱档案、干档案。”他再次郑重向组织请求重返后方档案库工作。1981 年10 月,刘义权终于如愿正式调入解放军档案馆,被分配到第一档案库工作。
对我而言,我无比确信自己当初的抉择是正确的!有人问我,你当国防生不苦吗?你们每天要训练,毕业后还要到部队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工作!我现在可以自豪的告诉他们,我为我当初的选择而骄傲!看刘义权,一个平凡的军人,在平凡的事业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,将来我就要做他这样的人!他是值得我学习的楷模,他是我们的先锋!
人生是需要有奋斗目标的,而现在我的目标非常明确,我要扎根军营,为国防事业奉献我的青春,燃烧我的青春! ★
◎文/ 陈 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