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人民大会堂,倾听着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,想象着他拖着躺在病床上的憔悴身躯,却依然强忍着病痛以超强的意志力工作着,在座的每一位听众无不动容。言语已经描述不了他的无私和崇高,也表达不了我们对于这样一位军人的崇敬。
一名军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,几十年如一日的忘我工作,38 年收集整理80多万份档案,这对于中国当代历史和人民军队的贡献是多么巨大。正如一位采访他的记者写的那样:“是一次任务,却最终成为了一次感动”。38 年的时光,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,也许是升官加爵,也许是财源滚滚,也许是逍遥自在,可是他却把自己最宝贵的38 年时间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为党和军队奉献、为档案工作服务的事业当中。正如他所诠释的自己的职位和权力:“我的职位就是解放军档案馆馆员,我的义务就是干好档案管理工作,只有这样,我才能上对得起牺牲的战士,下对得起子孙后代”。听过太多豪言壮语,如此朴实的话却令我感到震撼。这是一种什么精神,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,是一名军人忠于职守的价值追求。
滔滔黄河,滚滚长江;时光似箭日夜东去。在历史长河中,我们每一个人如此渺小,沧海一粟,转瞬即逝。可是我们可以做的贡献却是巨大的,正如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主人公所说的:“人最宝贵的是生命,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.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?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,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,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,在临死的时候,他能够说‘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--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’”。
38 年的无私奉献,不追名逐利,不消极怠惰,只有付出!而如今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,病魔却无情地侵蚀了他,他在和平年代迎来了难缠的“敌人”。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,一辈子没对组织提过什么请求的他向领导提出的请求竟然是“让我继续完成工作”。在病床上的他,仍不忘提出自己对以后档案工作的建议。他依旧笑容自若,精神饱满。
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身患恶疾的共和国战士奋斗不息?是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,是革命军人的顽强斗志,是华夏儿女的无畏勇气!
刘义权同志为我们国防生树立了最好的榜样,提供了最好的指引:忠于职守,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贡献,干出不平凡事业。★
◎文/ 张 欢